“没苦硬吃”,该不该吃
本质上,两代人观念差异的背后,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认知错位,是时代语境变化造成的价值争论。但如若就此而否定“吃苦”本身,显然是武断的。
”
作者 | 祝 庆
题图 | 央视网
时下,“没苦硬吃”成了一个网络热梗。许多网友把它当成一个标签,以此揶揄调侃很多自认为不合时宜的现象。
“没苦硬吃”指的是在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下仍过度节俭,结果适得其反,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。这种现象在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。
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里,“有福我不享,没苦硬要吃”是当下老一辈普遍的生活状态,认为他们融不进快速发展的时代,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停留在以前,依旧把“吃苦”当成一种生活方式。
在汹涌的吐槽声中,我们必须冷静思考,“没苦硬吃”该不该被讨伐?“吃苦”是不是真的过时了?
不久前,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。在某医院病房里,一位老人因坚持要下地干活而累倒住院,为帮其干活,子女花了数千元路费专程回来替其收麦子和蚕豆,结果收来的粮食不仅换不回交通费,老人自己还累倒住院。
同样的吐槽视频有很多。重庆一老人顶着炎炎烈日用竹篓背着老母亲去医院,两人都累得气喘吁吁。视频下方,很多年轻的网友却不以为然,留言称“典型的没苦硬吃”“推个轮椅、坐个车去不香嘛”。
翻看网络热帖,老年人“没苦硬吃”的现象似乎家家都有,网友纷纷晒出自家的“稀奇事”。比如,空调舍不得开,结果给热病了;有洗衣机放着不用,手洗床单把腰给扭了;好好的水果非要等到烂了才吃;新鲜的饭菜不吃要先吃剩饭剩菜;小毛病不肯去医院,拖到最后花大钱做手术……
面对“不听劝”的老人,年轻人既不解又无奈。在这种巨大的观念差异面前,两代人似乎处在平行时空里,彼此过活,互不理解。
老年人常教育年轻人要“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”,然而,年轻一代对此却有着本能的排斥。在他们看来,“吃得苦中苦,方能更吃苦”“只要肯吃苦,就有吃不完的苦”。在年轻人眼中,苦难教育早已过时,他们不想通过苦难来认识生活、理解世界,他们只想愉快地就把事给办了。
冷静看,“吃苦”观念作为时代的产物,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。年轻一代衣食富足,没有经历过食不果腹的生活,对衣食用度自然不觉得需要过度节俭,更无须“自找苦吃”。
然而上一辈所处的时代,物质条件匮乏,缺衣少食勉强温饱,节俭是深入骨髓的执念。他们吃过岁月的苦,从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一路走来,深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,秉持着“吃多大苦、享多大福”的旧传统,早已习惯把吃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成功路径。
本质上,两代人观念差异的背后,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认知错位,是时代语境变化造成的价值争论。但若就此而讨伐“吃苦”本身,或者认为“吃苦”毫无意义,显然是武断的。
如今,很多年轻人对“吃苦”既陌生又排斥,对他们来说,生存一分钟,快乐60秒,“没苦硬吃”是不存在的。这种观念下,“吃苦”还有没有现实价值?
吃苦不是人生目的。一个基本的态度是,任何时候,为了吃苦而吃苦,既是愚蠢的,也是无意义的。吃苦从来不是人生的目的,我们从不倡导“吃多大苦、享多大福”,也从不认为“人生来皆苦”。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,而非仅仅为了感受痛苦。就像面对沙漠,有车不用非要徒步;面对河流,有船不坐非要涉水。无谓的苦难,不仅可能消耗人的斗志,还会削弱人的意志,甚至会把人推向深渊。
两代人的苦各有不同。苦难作为生活的一部分,任何人都无法回避,但两代人对吃苦的理解确实千差万别。在年轻人看来,花几千块钱坐飞机回老家收麦子,卖了几百块还累得直不起腰,这无疑是自找苦吃。而在老年人看来,不失农时、颗粒归仓,是一个农民的坚守和快乐。同样地,老年人觉得熬夜打游戏、为了看一眼偶像大把花钱才是真的自找苦吃,为了看日出而在山顶露宿一晚简直是“脑子有病”。
“适当吃苦”永不过时。尽管我们不应该宣扬吃苦有理,但不可否认,吃苦确实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,吃苦能够锻炼人的意志,磨砺人的心性,促使我们学习和成长。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与现实正面冲撞,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挫折、痛苦乃至一次次失败。适当吃吃苦,“苦其心志”然后“曾益其所不能”,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,这也是任何时代语境下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图源网络。
显然,对于吃苦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,年轻人和老年群体对此有巨大的观念鸿沟。回归现实,今天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“没苦硬吃”?
尊重是共处的前提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背景。祖辈或父辈生活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,他们的心中种下了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的观念,或许这样的观念如今并不被年轻人接受,但全然否定显然是无知的。代际之间应少一点抱怨,多一分包容,尊重彼此的观念与经历,这是共处的基石。
杨绛先生曾说:“中国家庭的悲剧,多数都源于遇事爱责备的相处模式。”如果想“以爱之名”制止“没苦硬吃”,那么至少应该先设身处地去理解老人为何爱吃苦,在尊重的基础上再谈帮助他们改进生活理念,提升生活品质。一味强加或一味讨伐,都是对老年集体的冒犯和人生经验的全盘否定。
传承是应有的态度。没有人会否认传承的意义,因为没有传承就没有当下,一切文化、观念,乃至思维方式,都是基于传承基础上的自我进化。对“吃苦”的讨论也是一样。年轻人兴许不再迷信吃苦必然能带来人生财富,但是一代又一代人吃苦耐劳、躬身实践,才将这种文化观念延续至今,它当然包含着我们必须正视的传统智慧。
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,苦难可以塑造一个人坚强成熟的性格,这是大多人的共识。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,如今的吃苦不再是吃不饱、穿不暖,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。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能吃苦的精神,面对困难不怕苦、不叫苦,敢于“自找苦吃”,这既是应有的传承态度,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。
扬弃是立世的智慧。文化是在不断扬弃中发展的。关于“没苦硬吃”,与其说是讨论到底要不要吃苦,不如说它是两代人文化观念的碰撞。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,改进不合时宜的生活观念,继承“不怕吃苦”的精神内核,或许才是处理“没苦硬吃”争论的最佳答案。
贾平凹在《说舍得》里说过,“人活在世上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”,这也是一种人生智慧。所谓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,在“没苦硬吃”和“没福硬享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吃该吃的苦,享应享的福,其实也是在两代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。